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曹刿论战》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摘要: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古今异义】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9.必以&
《曹刿论战》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标签: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答题技巧,http://www.67xuexi.com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 (古义:进攻 今义:讨伐)。

  2.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3.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

  5.衣食所<安>(古义:养 今义:安稳)。

  6.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 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7.<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

  8.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夸大 今义:增加) 。

  9.必以<信>(古义:实情 今义:诚信)。

  10.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 ) 。

  11.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 今义:感情)。

  12.<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忠心)。

  13.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4.<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行) 。

  15.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 今义:幸运)。

  16.<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 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一词多义】

  1.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

  所以(故逐之) 。

  2.(民弗从)从:跟从  。

  (战则请从)跟随   。

  3.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   (吾视其辙乱)。

  4.以:凭借   (何以战)(可以一战)。

  按照  (必以信)。

  把 (必以分人)

  5.请:请求   (曹刿请见)。

  允许  (战则请从)。

  6.之: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

  7.加:戴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虚报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8. 间: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当中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表示房屋的量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断, (虽与外人间隔)。

  时刻, (奉命于危难之间)。

  偶尔, (时时而间进)。

  9.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

  兼词,于此,在哪里。(惧有伏焉)

www.67xuexi.com

  【通假字】

  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7.必以情: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文言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忠之属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3.可以一战: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

  5.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6.战于长勺: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

  7.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

上一页  [1] [2] 


Tag: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初中教育 - 中考复习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