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学期《乘法的估算》教案与反思

摘要:(应该比480少吧?) 准确人数是459人。 2.例2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带250元钱够了吗? (1)解读信息,够了吗?怎么解决? (2)估算 29为什么看成30?(“四舍五入”五都入了,9当然也要入了) (3)把你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作答。250元够买门票。 (4)240元够吗? 师:带250元是够了,如果带240元也够了吗?为什么? 生:把29看成30,已经是多估了。 (5)解决了以上的问题,那我们在生活中一般怎么带钱比较合适? 三、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21×6≈ 48×5≈ 397×3≈510×7≈673×4≈ 小结方法:你是怎么算的?你发现了什么?(把这个因数看成整十或者整百数,然后用整十或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 (2)养鸭厂养了一些鸭,每月生803个鸭蛋,5个月大约生产多个鸭蛋 ? 实际是比800个多还是比800个少?为什么?(估算后再思考一下,会有一个更精确的结果。) (3)师:同学们会写作文吗?老师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写作文,写几句话,就数一下字数。是为了什么呀? 看来同学们常常都会估计文章的字数,那请你估计下面这篇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学期《乘法的估算》教案与反思,标签: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67xuexi.com
(应该比480少吧?)
准确人数是459人。
2.例2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带250元钱够了吗?
(1)解读信息,够了吗?怎么解决?
(2)估算 29为什么看成30?(“四舍五入”五都入了,9当然也要入了)
(3)把你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作答。250元够买门票。
(4)240元够吗?
师:带250元是够了,如果带240元也够了吗?为什么?
生:把29看成30,已经是多估了。
(5)解决了以上的问题,那我们在生活中一般怎么带钱比较合适?
三、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21×6≈ 48×5≈ 397×3≈510×7≈673×4≈
小结方法:你是怎么算的?你发现了

什么?(把这个因数看成整十或者整百数,然后用整十或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来计算。)
(2)养鸭厂养了一些鸭,每月生803个鸭蛋,5个月大约生产多个鸭蛋 ?
实际是比800个多还是比800个少?为什么?(估算后再思考一下,会有一个更精确的结果。)
(3)师:同学们会写作文吗?老师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写作文,写几句话,就数一下字数。是为了什么呀?
看来同学们常常都会估计文章的字数,那请你估计下面这篇文章的字数。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嘀嗒嘀嗒地唱着歌。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来清凉的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它把红颜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盛装。金黄颜色呢,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颜色呢,是给果树的,听,橘子、苹果、柿子们你挤我碰,喊着人们去摘呢!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都给了菊花仙子,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点头。
师:我们根据行数和每行字数估计出文章的大致字数,而很多人可以根据每分钟读的字数和时间估算出文章的字数。同样,也可以用打字的速度和时间估算。估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你多留心,就会学到并运用更多的估算方法,方便我们的生活。
(4)妈妈带小时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5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 72千米 ,8小时能到奶奶家吗?
(5)妈妈在农贸市场买了 4千克 的葡萄,每千克是8元2角,摊主收她31元8角钱,他收的对不对?
四、延伸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学了这个知识,你觉得对你以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帮助?(高效、方便)
2.收集你在生活中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事例。
《乘法的估算》教后反思
马娅芬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始,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估算意识在前,方法在后。 
教完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 
 1、一节好的课,不仅应追求近期的知识能力目标,更应追求高远的育人目标。
在上“乘法的估算”这节课前,查阅了不少资料,了解到了别人已经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而我觉得又是应该做的,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将估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而缺乏通过估算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始进行课的设计,把估算能力的培养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而且通过估算还要学会思考问题,经常保持对周围事物有关数据的敏锐性。
同时,在课堂中有些环节的处理不够合理,比如约等号的出现时机,我是先写出约等号,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实际人数比估出的多还是少,得出的结论是可能多也可能少。如果倒过来,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约等号的意义。而不是教师的直接疏灌。
2、一节好的课,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把握住“估算来自于生活”这一认知目标,在教学中首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估算的愿望,并在学生掌握了估算意义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从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而从学生的反馈看,估算意识的建立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渗透。
3、一节好的课,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表现出对生活问题的敏锐和个性化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有矛盾的产生、与有学生之间的思维撞击,这样的课才具有生命力。在这堂课中,学生参与了,但缺少同伴间的交流,如能让他们之间也有争辩有碰撞,对估算的理解将更有生命。
回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以为对教材作了一定的了解,还查阅了很多资料,而现在看来,这些只是为上这一节课而准备的,也仅仅是钻研了教材上的例题,查阅了 许多 老师的教学设计而已,对于与估算相关的本体性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做长流水,这长流水不应仅停留在小学数学课本上,还应阅读掌握作为数学这门学科更广泛的知识。

上一页  [1] [2] 


Tag: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