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 2

摘要:②开创和实施了行省制度,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域,在台湾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③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使南北大运河更加畅通,开辟南北海运航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和发展。8、原因: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元朝实现大一统,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②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③民族融合的加强促使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提高。④中外交流的重大发展,使我国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⑤隋唐文化的繁荣为宋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上升阶梯。特征:①高度发展,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高峰。②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全面繁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异彩纷呈,辉煌灿烂。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四、纵横联系知识的分析与归纳:1、相同: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②性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③结果相同:都因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不同:①中心(侧重点)不同:前者是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 2,标签: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②开创和实施了行省制度,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域,在台湾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③开凿会通河、通惠河使南北大运河更加畅通,开辟南北海运航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和发展。
8、原因:
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元朝实现大一统,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②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③民族融合的加强促使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提高。
④中外交流的重大发展,使我国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
⑤隋唐文化的繁荣为宋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上升阶梯。
特征:
①高度发展,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高峰。
②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全面繁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异彩纷呈,辉煌灿烂。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四、纵横联系知识的分析与归纳:
1、相同:
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
②性质相同:都是地主阶级的改革。
③结果相同:都因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
不同:
①中心(侧重点)不同:前者是整顿吏治,而后者是理财。
②改革的程度(范围)不同:前者是局部改革,而后者是全面改革。
内在联系: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局部改革失败后进行的全面改革。
②两次改革都因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说明了改革的艰难。
2、相同: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后来都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
不同:
①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后者是为了克服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②内容不同:前者的内容全面而彻底;而后者只是针对封建统治政策的调整。
③结果不同:前者废除了奴隶制,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而后者最终失败。
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改革会触及守旧势力的利益,必然遭到反对,因而是艰难曲折的。
③改革中要用人得当。
3、区别:
①方式不同:唐朝以和亲、会盟、册封、设机构管辖,采取战争手段等多种方式灵活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而宋朝则多采用战争、和议、贸易等手段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保持联系。
②在民族关系中所处地位不同:唐朝在民族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基本上制约着民族关系的走向;而宋朝在民族关系中则是处于劣势,深受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
③发展结果不同:唐朝保持了全国的稳定和统一局面,表明了封建社会处于繁荣状态;而宋朝时形成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表明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原因:
①两个封建王朝的整体实力强弱不同。
②封建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不同。
③少数民族势力的强弱不同。
相同影响:①都使中原先进文化传入边地,促进了边地各族的发展和民族融合;②都维持了长期的和平交往局面,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认识:国内各民族的历史地位平等,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在统一政权时期,或者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融合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4、造纸术:
发明及传播过程:西汉前期发明——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4世纪起,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欧洲。
影响: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印刷术:
发明及传播过程: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来,东传到朝鲜、日本,西传到埃及、欧洲。
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
发明及传播过程: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宋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影响:指南针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发明及传播过程: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火药配方——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型火器“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来,传入欧洲。
影响:管型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火药“将欧洲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五、单元知识过关训练:
(一)选择题:
1一5 CAABB  6一10 CCCDC  11一15 BDDCC  16一20 AAADD
21一25 ABACD
(二)非选择题:
26、(1)和议:宋辽《澶渊之盟》和宋金“绍兴和议”。评价:宋辽、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加强了汉族与契丹族、女真族的民族融合。
(2)不正确。因为宋辽和议是辽首先提出来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军事力量均衡,因而是双方妥协的产物。宋金和议的主要原因也是金始终不能灭亡南宋,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对他们统治不利,合谋向金求和。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和议是双方经济、军事力量对比相当,从而相互妥协的产物。南宋即使与元朝和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元也会灭掉南宋。
27、(1)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2)印刷术传入欧洲,对西欧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指南针传到欧洲,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火药和火器传到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
28、(1)行省制度。
(2)“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3)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
29、(1)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①军费、官俸和“岁币”开支过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②农民负担严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③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
(2)限制大地主利益,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有:①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向农民提供种子和贷款,收获后农民以20%利息偿还。这既可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盘剥,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②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去的入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的收入。③方田均税法。政府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好坏收取赋税。这就使官僚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文 章
www.67xuexi.com w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