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18:09:40]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初二语文 阅读:85300次
首先,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众所周知,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为29分(选择+填空+文言文),那么如何集中精力将这积累性强的29分拿到,使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初中生活对于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同学们如果在基础知识部分的题目中总是出现问题,那么你要关注,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马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语文基础不扎实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花很多时间纠结的作文,如果我们目前的作文水平尚可,已经达到42分(满分50分)的话,从42分到46分甚至是48分,应该说是很困难的,需要我们付出很大努力,但是若我们稍一疏忽将字音、字形、成语俗语这样简单的题目搞错的话,丢4分6分是非常容易的,孰轻孰重相信大家都会有聪明的判断!《2013中考说明》已经在1月份公布,即便还有一年我们才面临中考复习冲刺,但基础知识部分的反复巩固是漫长的过程,因此大家可每天利用十分钟零散的时间反复记忆!
其次,现代文阅读部分。
抒情散文的学习,一直以来是很多同学纠结的话题。很多同学认为抒情散文难读、难懂,不知道如何下手,是否应该穷尽式的多做练习,究竟什么样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尽快找到解决抒情散文阅读的办法,是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寒假教学中,同学们在课堂上呈现出了阅读方法和读题习惯的许多问题:
1、大部分同学尚未形成读文章的同时在文中勾画关键词、留下"阅读痕迹"的习惯。勾画关键词、关键句,能够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内容和主人公情感的发展脉络,以此来挖掘作者写作的初衷,即文章的写作主旨。因此,文章故事情节变化、人物思想感情及心情变化的点及抒情议论的关键句,是大家在第一遍读文章的同时需要勾画下来的关键内容。
2、在初二语文寒假班的讲义中,《关山难越》《乡村的灯火》《叶子时期的梅》《生命之芯》等文章相信大家印象都十分深刻。在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中以及我们的讲义中出现的文章中,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分析出,中考难度的抒情散文阅读需要我们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联系个人生活及周围人的生活实际去感受文章,做有心人,能时时被感动的人。
比如龙应台的《关山难越》那篇文章,讲述的是龙应台和父亲、儿子之间祖孙三代能否相互理解的话题。同学们虽然未到中年,但若能从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我们的母亲、父亲是如何照顾我们、关爱我们的祖辈的,相信同学们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实际,能更轻松地理解文章的深层主旨。
(2)勤于思考、发现文中主人公情感的细微变化去挖掘文章主旨。
(3)善于总结,能从平时详读精练的文章中总结规律、把握不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和主旨倾向,对做过的类型化文章有清晰的印象并能在阅读类似文章和写作的同时相互关联。
再次,作文部分。
1、主旨陈旧、立意不深。
2、素材陈旧,找不到文章选材新的突破口。
3、割裂阅读和写作,无法实现二者间的沟通,不清楚如何从阅读中为写作汲取更多的借鉴内容。
在初二寒假课上,我们的写作课主要围绕如何让同学们在生活中搜集新鲜的素材,通过联想和想象拓展我们选材的范围,并能通过设置行文线索的方式让文章结构、内容更加清晰。在我的班上,我给同学们出的作文题目有三个:《距离》《请倾听》《在没有_______的日子里》。
www.67xuexi.com先说说《距离》这个题目。作为全命题作文,大家在审题的时候要首先明确自己要写谁和谁之间的距离,比如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我和父母的距离,曾经的同学因地理距离而产生的心理距离等,都可以纳入我们文章的写作。拿"我和妈妈的距离"这个主题来说,同学们可以在作文中通过场景描写摆事实,写自己和母亲之间以为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问题而产生的心理距离,需要注意的是,记叙事件并不是我们写作的重点,分析自己和母亲之间为什么会产生隔阂和冲突,才是否能以具体的行动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我们文章的主旨所在。再如,有的同学写我和小学同学无话不谈,进入初中之后因为去了不同的中学联系变少了,似乎情感也变淡了,这个主题事实上大家可以参考毕淑敏的文章《求和得和》,来通过一些片段事件的描写表现你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你是否想要化解这样的距离,或者你认为地理上时间上的距离是否一定会造成心理上的距离,有了距离在化解与否的过程中你是否对友情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都是我们在落笔写作之前应该在头脑中深入思考的话题。如果仅仅摆事实,势必会造成作文主旨不深的毛病。再者,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写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我们的讲义中有《乡村的灯火》这篇文章,写的是城市生活的孤独和寂寥,心灵理想的目的地到底是霓虹闪烁的城市,还是安静祥和的故乡?城市钢筋水泥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时应有的相互关爱和信任?这些话题,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住的楼高了,房子大了,人心却越来越狭窄,陌生、自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缺乏温情的社会让我们苦涩地体会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学们如能发现这一问题,一方面素材新颖,另一方面也能在文章中展现出学生对社会生活更新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再说说《请倾听》这个题目。"请倾听"从句式上看是一个祈使句,这提示我们在文章中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要倡导什么样的人去倾听?为什么倡导人们去倾听?倾听什么?怎么样去倾听?大家尽可以开拓思维,写倾听内心的声音(成长励志),倾听身边人的想法(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倾听大自然(乡土自然类),倾听历史和现实(文化反思类)。
关于《在没有______的日子里》这篇文章,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在没有电脑的日子里》《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这样的文章。在类似《没有电脑的日子里》这样的文章中,同学们写到没有电脑我们就不能游戏,没有电脑我们就无法聊天,没有电脑我们甚至无法学习,无法看外面的世界,总之在文章中,同学们更多是以记叙的方式来写没有电脑给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和不便,在文章的主旨上缺乏深入的挖掘。《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有的同学写到妈妈出差后自己独立生活的孤独、寂寥和无助,但文章的主体内容依旧局限于没有妈妈就没有美味的饭菜、出游的快乐,妈妈的唠叨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如果沿此思路深入挖掘,我们可以写我们在妈妈出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妈妈对我们的爱;可以写我们在尝试做饭、洗衣、照顾自己的同时学会了独立生活,感受到了独立的快乐和幸福。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寒假语文教学中的发现,希望能对同学们挖掘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