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

摘要:A.有利于思想解放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2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5.某文学名著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看得出来,该作品的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派26.“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27.《海国图志》《格物(主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标签: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A.有利于思想解放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2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5.某文学名著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看得出来,该作品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派

  26.“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此类美术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27.《海国图志》《格物(主要介绍西方物理、化学等新知识)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年间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刊。以下关于这些书刊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些书刊均使用西历纪年               B.这些书刊均为维新派所创办

  C.这些书刊的指导思想均为“中体西用”     D.这些书刊均有介绍西学的内容

  28.梁启超在给康有为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其中“病”和“药”分别指

  A.奴隶性;自由   B.专制;共和    C.奴隶性;科学    D.腐败;民主

  29.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

  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

  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

  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0.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31.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 还是可以萌发”。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A.传统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

  32.在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但这种演变又是势在必行的。下列学说中,不属于批判君主专制思想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法家的学说      B.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学说

  C.维新派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学说  D.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

  33.19世纪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集中体现在

  A.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34.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下列各项,较早提出政治现代化主张的是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维新派的思想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3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36.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