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二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摘要:12.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1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实行县制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14.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①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实行连坐法 ③ 废除世卿世禄制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5.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C.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D.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1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高二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标签: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12.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13.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14.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实行连坐法  ③ 废除世卿世禄制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5.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C.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D.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16.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土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8.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3)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 为什么?(3分)

  39.(32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2分)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2分)

  材料二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扣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3)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4)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A B C C A B D B D A B

  38.(20分)

  (1)看法: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国家发展强大。(2分)

  说明: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整顿吏制,革除旧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6分)注重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和民族大融合。(2分)因此张之洞的看法符合事实,较为客观公正。 (1分)

  (2)不同潮流:①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侧重于顺应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潮流;(2分)

  ②商鞅变法侧重于顺应了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各国为争霸纷纷富国强兵的潮流。(2分)

  相同之处:都实现了向封建化的转型。(2分)

  (3)没有。(1分)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2分)

[1] [2]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