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大纲

摘要:21.红军长征的时间和意义: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2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3.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24.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25.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的重大事例日军在南京对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大纲,标签: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21.红军长征的时间和意义: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2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3.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24.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5.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的重大事例

  日军在南京对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总数超过三十万人。

  日军“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26.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7.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8.战略反攻标志、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部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和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各种弊端不断暴露;

  空想共产主义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意义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二月革命的性质、结果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四月提纲”

  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6.《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和平法令》提出要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土地法令》宣布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俄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7.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创立的标志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及内容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5.“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主要表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学习方法,高二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二学习 - 高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