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21:56:28]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阅读:85435次
各位高三的妹纸、汉纸们,今天的阳光无限好,我们翻开2014广州调研语文卷,第一眼,有木有小激动呢?一方面是整张试卷沿袭广东省高考的考点与题型,十分稳定;另一方面在选用文本上,命题老师们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
点击查看2014广州高三调研考语文卷
www.67xuexi.com高中处语文专家团队枫枫老师觉得,今年的调研考语文卷,浑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广州“勇于创新”的气息。虽然在板块结构上保持稳定,但稳定中亦有新颖的推进,个别题型设计、考点考查出现变化。
试题共六大题,24小题,其中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试题的板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与2013年广东卷基本保持一致。可谓是“再续前缘”。但是在选用材料上出现了较大的革新。
古诗鉴赏、论述文、语用类与高考题“再续前缘”
命题老师紧跟广东高考命题模式,继续走“景语即情语”的路线,选用了欧阳修的《采桑子》,并从“描写”与“情感表达”两方面来进行考核——欧阳修在枫枫古诗文课堂上“被”出现多次,大家对他的风格与手法应该是及其熟悉的。赶紧给自己赞一个。
【原题呈现】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
②轩槛:长廊的栏杆。③芰:指菱。
(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www.67xuexi.com枫枫语文堂解题思路】
通过第一、二步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词中整合出:上阕描写了残霞夕照,花草繁茂,湖平横舟,下阕描写了月上云散,抒情主人公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闻到阵阵莲菱清香。可以确定词人抒发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再对应枫枫整理的意象内涵表,可以将情感细致到“宁静闲适”“超然脱俗”等。
第一问要求从描写感官角度出发。在枫枫语文堂古诗文阅读班第一讲的艺术手法中就有提及到5种感官角度: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应第一步的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官方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
①视觉上,作者看到残霞夕照,花草繁茂,岸幽湖平,月上云散,写出了西湖的美景;
②触觉上,作者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倍感清爽;
③嗅觉上,作者在晚风中闻到阵阵莲菱清香,沁人心脾,倍感惬意。
[4分。答出一种感观1分,对应分析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3分。“喜爱”,1分;“悠然闲适”,1分“超凡脱俗”,1分。意思对即可。]
www.67xuexi.com论述文部分选取了“文艺”与“娱乐”的话题,文本类型和题型紧跟2013年广东高考卷。本次模考的出题模式,从对12题的信息整合,到13题“艺术作品的娱乐化”的概念理解,再到14 的信息整合,到15题对作者观点的把握,既考察了我们的基础识记能力与常规的解题思路,又加大考察我们思辨能力的比重,增加对我们的区分度:
思辨能力较弱的,需要逐句阅读,并花费大量时间思考整合;
有基本的思辨能力的,但仍需要逐个句子阅读后才可能做出判断;
有较好思辨能力的,并能够通过文本特点和题目之间的关联,迅速推知答案。
语用类题型沿袭了广东高考对数据分析和活动宣传表达两方面考核,既注重我们的阅读与分析能力,也看重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