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21:05:23]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初一语文教案 阅读:850次
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怕是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级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11.提问: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么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12.播放媒体资源中动画课文,让学生根据动画课文显示动画,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评价。
五、小结
复述课文有三种形式:一是简要复述,抓住课文主要情节进行复述;二是详细复述,除根据课文主要情节外,还有记住一些关键词语,使复述尽量接近课文;三是创造性复述,大体接近课文情节,可用自己的语言,增添生动的细节复述。课文“爱新装”比较简单,可用详细复述。“做新装”比较长,可用简单复述。
六、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三、1、2、3题。
板书
皇帝的新装 制装费用:“为了”、“不惜”、“所有”
爱新装 心思兴趣
“也不”、“也不\”、“除非”、“炫耀\”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总”
骗子的手段:“任何不称职……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上当: “马上”、“马上”
做新装 皇帝派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
皇帝派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看织布
皇帝在随员陪同下亲自看织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一个荒唐的皇帝,演绎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上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文章的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皇帝和他身边的人,细细品味新装的故事。
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二、知识复习:
在这场骗局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主要人物。
板书:相关人物 皇帝、骗子、大臣、群众、小孩
三、课文研读、分析:
探究性阅读在这场骗局中,文中人物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皇帝的语句,说明表现了皇帝的什么性格。
(愚蠢、挥霍无度 、虚伪、昏庸)的皇帝
(2)简要评论文中其他人物。找出相关语句,并说明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 狡诈、贪婪 )的骗子
(虚伪、自欺欺人)的大臣
(人云亦云) 的群众
( 老实、天真 )的小孩
四、分析写作特点
你觉得文中的人和事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吗?
五、师归纳小结:
1.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体现了童话的特点。同时文中还运用了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方法,将每个人物描写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2.分析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3.总结:根据课文,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评价筛选,确定为“骗”。
文章围绕“骗”展开的情节,各个人物充当的角色。板书
4.在这场骗局的进行过程中,只要有一个人敢于表示对“新装”的怀疑,骗局就随时都有可能终止,但是,没有这样的人,皇帝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最终上演了。
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揭穿整个骗局?
童话结尾安排由一个孩子说出真话,孩子的话像是一泓清泉,一缕阳光,又像是一柄利剑,刺破了弥漫在成人世界中的虚伪与怯懦。
5.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厉的思考。
“皇帝的新装”这类现象在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各种骗子依然很多。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六、练习:
1.阅读材料,谈体会。
找几个勇于说真话,承担责任的社会新闻和人物专访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例如:勇于承担责任的肇事者妻子——梁群兰
2.齐读课文诗,进一步感悟文章主旨。
七、拓展练习:
1.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续写《皇帝的新装》,300字以上,或仿写课文诗。
2.课下阅读:《安徒生童话》
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 (受)
骗子 (行)
大臣 (助) 骗
百姓 (传)
小孩 (揭)
想象 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