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小学四年级经典奥数题解题技巧

摘要:小学四年级阶段学习奥数相关的知识点是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小编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2、归一问题特点3、条件假设4、问题假设5、单位假设6、情境假设导读:小学四年级阶段学习奥数有利于训练思维能力,让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虽然奥数现在已经不被列入小升初的加分项目中,但对于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来说,学习奥数还是对自身的发展有好处的。www.67xuexi.com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四年级经典奥数题解题技巧,供各位同学参考。1、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⑴ 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54 – 18 = 36(岁)⑵
小学四年级经典奥数题解题技巧,标签:四年级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辅导,http://www.67xuexi.com

  小学四年级阶段学习奥数相关的知识点是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方面的知识,小编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2、归一问题特点
3、条件假设
4、问题假设
5、单位假设
6、情境假设

  导读:小学四年级阶段学习奥数有利于训练思维能力,让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虽然奥数现在已经不被列入小升初的加分项目中,但对于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来说,学习奥数还是对自身的发展有好处的。www.67xuexi.com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四年级经典奥数题解题技巧,供各位同学参考。

  1、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 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

  54 – 18 = 36(岁)

  ⑵ 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

  7 - 1 = 6

  ⑶ 几年前儿子多少岁?

  36÷6 = 6(岁)

  ⑷ 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18 – 6 = 12 (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2、归一问题特点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3、条件假设

  在解题时,有些题目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如果对某些条件作出假设,则往往能顺利找到解题途径。

  例1有黑、白棋子一堆,黑子个数是白子个数的2倍,现从这堆棋子中每次取出黑子4个,白子3个,待到若干次后,白子已经取尽,而黑子还有16个。求黑、白棋子各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假设每次取出的黑子不是4个,而是6个,也就是说每次取出的黑子个数也是白子的2倍。由于这堆棋子中黑子个数是白子的2倍,所以,待取到若干次后,黑子、白子应该都取尽。但是实际上当白子取尽时,剩下黑子还有16个,这是因为实际每次取黑子是4个,和假定每次取黑子6个相比,相差2个。由此可知,一共取的次数是(16÷2=)8(次)。故白棋子的个数为:(3×8=)24个),黑棋子个数为(24×2=)48(个)。

  4、问题假设

  当直接解一些题目似乎无从下手时,可对问题提出假设性答案,然后进行推算,当所得结果与题目的条件出现差异时,再进行调整,直至与题目的条件符合,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3有一妇女在河边洗碗,掌管桥梁的官吏路过这里,问她:“你怎么洗这么多碗?”,妇女回答:“家里来了客人”。官吏又问:“有多少个客人?”妇女回答:“2个人共一碗饭,3个人共一碗羹,4个人共一碗肉,一共65只碗”。问共有多少客人?(选自《孙子算经》)

  分析与解假设有12个客人(因为[2,3,4]=12),由题设知:12个人共用了(12÷2=)6(只)饭碗、(12÷3=)4(只)羹碗、(12÷4=)3(只)肉碗,所以12个人共用了(6+4+3=)13(只)碗。而题目的条件是65只碗,是根据假设进行计算所得结果的5倍,因此,客人数一共有(12×5=)60(人)。

  5、单位假设

  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可假设某个数量为单位“1”或几,进而列式求解。

  苹果?

  分析与解假设甲筐有苹果5(重量单位),卖出3/5后,还剩(5

  量单位)。因此甲筐苹果比乙筐少(6.4-5=)1.4(重量单位),但实际上甲筐苹果比乙筐少7千克,所以每1(重量单位)相当于(7÷1.4=)5(千克)。所以甲筐苹果重(5×5=)25(千克),乙筐苹果重(5×6.4=)32(千克)。

  6、情境假设

  有些应用题情境较复杂,数量关系不明显,这时可对情境进行适当地假设,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例5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采20个,雨天每天采12个,它一连8天采了112个松子,问这几天中晴天、雨天各多少天?

  分析与解假设这8天全是雨天,一共采了(12×8=)96(个),比实际少了(112-96=)16(个),从而可求出晴天数(16÷(20-12)=)2(天),雨天数为(8-2=)6(天)。

  例6四(2)班学生在校办工厂糊纸盒,原计划糊制1200个,实际每时糊的纸盒是原计划的1.2倍,结果提前4时完成任务,问原计划糊纸盒几时?

  分析与解假设没有提前,而是按原计划时间劳动,则糊成的纸盒是(1200×1.2=)1440(个),比原计划多做(1440-1200=)240(个),因为多糊的240个是在4时内做成的,因此实际每时糊纸盒(240÷4=)60(个),原计划每时糊(60÷1.2=)50(个)。

  假设思想方法在小学应用题解答中应用较广泛。因此,教师在教学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应有意识地经常地予以适当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更多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解题技巧: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目:减法中的巧算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讲解:倍数求年龄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讲解:平均数求价钱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讲解:两数和倍问题


Tag: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四年级数学学习,小学数学辅导小学教育 - 小学数学学习 -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