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第二课 第四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摘要: 第四框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节概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新中国巨变的学习,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段历史,认识到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深刻意义,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
第二课 第四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签:九年级政治教案,初中政治教案,http://www.67xuexi.com


第四框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节概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中国巨变的学习,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段历史,认识到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深刻意义,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2)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使学生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意义。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意义。

基本要求

识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活动:

1、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

2、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本质

教法设计

1、找一些视频资料,如《陈毅市长》、《林家铺子》等,学生看完之后讨论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必由之路。对比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并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2、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使用图片、电影、录像辅助教学。比如《龙须沟》反映人民在新旧制度下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有反映中国建国后曲折历史的影片《活着》、《芙蓉镇》,反映香港、澳门回归的记录片等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用数字或照片或知情人的描述来对比新旧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从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更深刻的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四框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中国巨变的学习,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本质

教法设计

1、找一些视频资料,如《陈毅市长》、《林家铺子》等,学生看完之后讨论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必由之路。

2、对比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并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文道路之间的矛盾。 只要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就应该先进行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去发展生产力,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P47

讲解新课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板书)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板书)

1、走历史必由之路(板书)

1)建国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板书)

2)新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板书)

①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②人民政权有能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③人民群众

政治条件

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经济条件

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

群众条件

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

特别是广大农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题: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发展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条件下,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呢?请运用课文有关知识对你的结论加以分析说明。

2、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板书)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板书)

到l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巩固题:

到1956年,全国90%以上的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社,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农业合作社。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也出现了高潮,到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占年初工业总户数的99%。以上材料反映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复习预习题:

1、观察P49图,思考该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简要叙述其内容。通过该图的历史事件所确立的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P49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板书)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生产关系具体内容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人们在共同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与合作的关系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

 

互助合作

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平均分配消费品

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劳动成果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占有农民的大部分

 

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的本质(板书) P50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巩固题: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要消没贫穷“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道理?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比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所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社会主义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劳动者地位

工人处于受雇佣、被剥削的地位

劳动者在生产中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分配方式

按资分配——两极分化严重

按劳分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生产目的

最大限度榨取剩余价值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巩固总结

 1、到l956年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消灭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布置作业

做练习册





第二课 第四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由www.67xuexi.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67xuexi.com

Tag: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初中政治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初三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