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摘要:经验教训:(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既有成功,也经历了曲折,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③制定方针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总之所有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都将成为党继续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二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1伟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历史背景政治方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纠正文革错。 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结果: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③重新确立了实是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意义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标签: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经验教训:(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既有成功,也经历了曲折,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③制定方针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总之所有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都将成为党继续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
二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1伟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1)、历史背景
政治方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纠正文革错。        性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结果: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③重新确立了实是求是的马克思主义                      意义: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是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内容(重大决策) ①、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
③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④工作重心的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⑤改革开放
3)、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形成了以  邓小平 为核心的第 二   代领导集体。
2. 两大转折:中共党史的转折、是共和国史的转折
两大起点:(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  时期的起点
☆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城市暴动(攻打城市)失败,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②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③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总体认识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根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过程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原因: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          
实施过程:①1978年,安徽、四川农村率先,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②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中央的肯定。③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7)
主要形式: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性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
特点:实行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实现了责、权、统一。
意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②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③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④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从小岗到深圳,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在所有制方面: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管理体制方面: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分配制度方面:主要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度方面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90年代后)
(3)作用:调动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经济快速发展
☆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地在发展中进行改革,同时又在改革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在一个国家既要发展又要改革,改革与发展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的经济。
第三次: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走出去”“引进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第三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