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21:56:28]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高一语文 阅读:85875次
一、(45分,每题3分)
1.对下列成语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积水成渊 ②扶摇直上 ③举一反三 ④揠苗助长
A.《荀子》 《庄子》 《论语》 《孟子》
B.《孟子》 《庄子》 《论语》 《荀子》
C.《荀子》 《庄子》 《孟子》 《论语》
D.《孟子》 《论语》 《荀子》 《庄子》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三百”:《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诗经》本有305篇,
取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B.“春秋三传”:注释《春秋》的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其中《春秋》和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C.“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晚于屈原,他们的作品对汉赋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D.《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泛题为“古诗”,
是汉代文人七言诗成熟的标志。
3.下列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歇后语有误的一项是
A.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B.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C.刘备的江山——白送 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中“小霸王”“严白虎”分
别指的是
A.孙策、东吴德王 B.周瑜、东吴德王
C.孙策、严舆 D.周瑜、王朗
5.下列对《红楼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指林黛玉与贾宝玉,而“木石”指薛宝钗与贾宝玉。
B.《金陵十二钗正册》题诗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暗示的是妙玉虽遁入空门,但始终未能超脱凡尘的命运。
C.“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四句判词概括了晴雯一生的遭遇和命运。
D.宝玉游太虚幻境,见到了四个神仙妃子——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和度恨菩提,其原型依次是黛玉、湘云、妙玉和宝钗。
6.下列判词暗示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结局的一项是
A.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B.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C.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D.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代表作有被人们誉为新《儒林外史》的长篇小说《围 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B.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蔡文姬》等。
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8.下列作品、作家与作品中的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 巴金 高觉慧
B.《药》 鲁迅 鲁四奶奶
C.《子夜》 茅盾 吴荪甫
D.《日出》 曹禺 陈白露
9.下列有关《雷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创作的《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全剧所有的情节都浓缩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的客厅和鲁贵的家中发生。
B.《雷雨》情节线索纵横交错,周萍同繁漪、四凤两人的感情纠葛是明线,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是暗线。两条线索并存,彼此交织,扣人心弦。
C.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形象。他直爽、质朴,头脑清醒,作为工人代表,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反抗精神。
D.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不幸的遭遇仍未使她觉醒,对周朴园始终抱有幻想。
10.下列有关《边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是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优秀中篇小说,作者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B.《边城》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C.小说中的老船夫是中国劳动人民形象的代表,他善良慈祥、坚强乐观、恪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