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一语文备课组总结

摘要:九江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备课组,由九位老师组成,他们之中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黄照明、胡爱萍、秦峰老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坚万紫云、田立新、涂俊武老师,还有充满活力的年轻老师冷新吾、梅霞、曹颖。这是一个既勤奋务实,又充满朝气的集体。我们这一届面临着江西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为此我们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健康、有序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作一简要总结。一、未雨绸缪,积极准备早在2007年,我们就在学校的领导和部署下,开始为新课改作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学校创办“濂溪大讲堂”,定期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举办“树立新理念,迎接新课改”系列讲座。2007年以来,九江一中的“濂溪大讲堂”共举办了18场,先后邀请了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原江西省教研室主任陈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水发博士等课改名家来校讲学。这些讲座既有理论
高一语文备课组总结,标签: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九江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一语文备课组,由九位老师组成,他们之中既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黄照明、胡爱萍、秦峰老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坚万紫云、田立新、涂俊武老师,还有充满活力的年轻老师冷新吾、梅霞、曹颖。这是一个既勤奋务实,又充满朝气的集体。

  我们这一届面临着江西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为此我们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健康、有序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现将近一年来的工作作一简要总结。

  一、未雨绸缪,积极准备

  早在2007年,我们就在学校的领导和部署下,开始为新课改作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学校创办“濂溪大讲堂”,定期邀请课改专家来校举办“树立新理念,迎接新课改”系列讲座。2007年以来,九江一中的“濂溪大讲堂”共举办了18场,先后邀请了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原江西省教研室主任陈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肖川教授、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水发博士等课改名家来校讲学。这些讲座既有理论上的阐述,也有实践上的范例,对推动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对我们教学理念的转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理论知识的储备。我们积极参加新教材的各种培训活动,为新课改的开展作好了充分的知识储备。

  2008年高考一结束,我们组所有老师都参加了新教材网上培训工作,按要求学满学时,认真完成作业,对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许多理论知识作了了解和解读。

  2008年暑假,万紫云、胡爱萍、田立新等老师到南昌参加了由省教研室举办的新课程培训。

  2008年12月,田立新、冷新吾老师参加了由省教研室举办的“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教学研讨会。

  再次是教育视野的开阔。我们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既“走出去”,又“请进来”,广泛交流,既学习了经验,又开阔了视野。

  一年多来,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我组老师胡爱萍、万紫云、田立新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等高中课改先行实验省区进行学习、考察,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和掌握了高中课改的有关情况。胡爱萍、田立新老师还参加了北师大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培训班的学习。让老师们了解课程改革的前沿动态,开阔教育视野。

  我们还请来了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何雁老师。她指出,我们要借鉴先行实施课程改革的省市的经验,注重研究新教材,吃透课程标准,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与大面积提高高考语文成绩有机结合起来,九江一中应大胆走出一条新路,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积累宝贵经验。

  第8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赛暨第17届中学语文教学艺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先生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课程观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艺术与课题实施”的学术报告。饶满林副校长奉献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课。这种全国性规模的大会,首次在九江一中举行,对于更好地学习全国各地先进经验,真正把握新课改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推动语文教研探索,扩大九江教育在全国的影响,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以上这些精心的准备工作,使我们信心满怀、心有成竹地踏上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征程。

  二、咬定青山,注重实效

  2008年9月,江西省正式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高一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大量创造性劳动,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

  对于本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们早就在认真踏实而且卓有成效地践行着,正是在这样的一路探索与思考中,逐渐逼近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更加坚定地走回归语文教学本质的道路,“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首先,对教材文本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传承已有的定论,我们不难做到,熟读教参多查资料即可;难能可贵的是有自己的新见,敢于探求“言外之意”,这需要博览群书之后的智慧与思考,更需要思想解放带来的坦诚与勇气。而这些,正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期待之一。为此,我们特别重视新教材文本的解读,发挥集体的力量,备课组集体研讨。每周有一上午的集体备课时间,每个单元由一位老师主讲,其他老师再各抒己见,然后形成共识。

  第二,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我们既注重把握重点,化解难点,又力图做到联类深广,给学生一条探幽发微的路途,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想时空。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期许。我们在教学中立足于文本,向深处、向广处开掘和拓展,力争让学生离开了课堂,还惦念着去读书,告别了老师,还懂得向谁去求教,在远游外部世界之时,还能回归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重授业,更重解惑,在引领学生一窥文学堂奥的同时,还需主动参与学生的当下生活,积极影响学生将来的心智发展。语文课不是纯文学鉴赏课,它还担负着把学生送进大学的责任;语文课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可它还承载着塑造人的灵魂的道义。如何在这方方面面寻求平衡,找到契合点,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全体高一学生参加了全国创新阅读大赛,举办了“春之声”诗歌朗诵比赛,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

  我们还特别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精心设计每一次练习,认真做好每一次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工作,既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组命题的几次大型考试的试题都被评为A类试题。

  第四,我们十分注重团结合作,互相学习。我们倡导从善如流,融合众家之长,又要有所扬弃,坚守风格,独辟蹊径,高举自家旗帜。我们申请并获审批立项了一个省级课题《朴素的真理,生活的哲学——带本<论语>进课堂》,高一年级九位语文老师全都参与其中,为期两年。这将是一个浩大而艰巨的工程,我们有分工,更有合作。教务处陈宁主任负责过程协调,万紫云负责按章逐则编写讲义,田立新老师负责整理阐发儒家道德的传统意蕴,涂俊武老师负责研究探讨儒家经典对当下生活的渗透和干涉,其他老师也将从各自的视角引导学生阅读《论语》。我们时常走进对方的课堂,定期进行交流与总结。我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自己既能沉静下来,认真读书,逼着自己有一点深入思考;又能创设一个互相砥砺思想的交流平台,博采众长,以求得开阔的视野。我们的课堂是开放的,外地语文老师可以随时走进来,我们更鼓励组内年轻老师多听课。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就能不断地走向完善。但即便对于年轻老师,我们也不提倡模仿照搬,每个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质。我想,这是新课改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永远的期许。


Tag: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