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

摘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条件,但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条件(1)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指的是物体的运动速度。(2)速度是矢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改变(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等),速度方向的改变(曲线运动或转弯)或速度大小方向同时改变都叫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3)物体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就不断变化;物体没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保持不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变。加速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加速度小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慢。(4)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又不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决定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程度的物理量加速度,当A物体质量一定时,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外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若为了产生相同的加速度质量大的物体需的力大,由此可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于改变,即它的惯性大,因此可以用质量来量度物体的惯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它和外界的关系无关与它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惯性只由其质量来量度。认为静止物体无惯性运动,物体有惯性或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等都是错误的。3、牛顿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标签:高一物理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条件,但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条件

  (1)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指的是物体的运动速度。

  (2)速度是矢量,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改变(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等),速度方向的改变(曲线运动或转弯)或速度大小方向同时改变都叫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3)物体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就不断变化;物体没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保持不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变。加速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加速度小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慢。

  (4)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又不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决定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程度的物理量加速度,当A物体质量一定时,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外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若为了产生相同的加速度质量大的物体需的力大,由此可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于改变,即它的惯性大,因此可以用质量来量度物体的惯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它和外界的关系无关与它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惯性只由其质量来量度。认为静止物体无惯性运动,物体有惯性或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等都是错误的。

  3、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王}-9;,加速度的方向和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

  (2)对定律的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具有三性即瞬时性:有力就有加速度,力大加速度大,力小加速度小,力恒定加速度不变,力消失加速度无。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合外力方向一致。对应性:一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各个力产生各自的加速,不能张冠李戴。

  ②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小对其质量相同的物体SF越大加速度越大,对SF相同的不同物体,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应能区别 加速度的定义式。

  (3)由定律中的a, m选取国际单位,规定力的单位(牛顿)使F = Kma中的K为1,

  即m定为1kg,a为1m/s2,此时力的大小定为1N,其中K = 1,使运算简化。

  (4)由牛顿定律可知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 = mg(G为重力,g为重加速度)。

  (5)研究对象是质点或可看质点的物体。

  (6)加速度对力的依赖关系。对一定质量的物体,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完全由力的大小方向决定,跟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无关。

  (7)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明确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视为质点);

  ②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全部力--受力物体以外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准确画出各力的  图示;

  ③选好坐标,对各个力进行正文分解,或求出各力的合力;

  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⑤统一为国际单位,认真求解,最后给出明确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  写出数值和单位。

  4、单位制说明:运算中一律取统一的国际单位,力学中长度取米m,质量取(千克)kg,时间取(秒)s,如果掌握了单位制的知识对于物理计算是很重要的。当已知量都统一为国际单位制,只要正确地应用物理公式,计算的结果未知量的单位也总是国际单位中它的单位。这样在解题时就没有必要在计算过程中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是在最后标出所求量的单位就行了。此外用单位制可粗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5、牛顿第三定律讲述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对力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实验结论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用与反作用是相对而言的,总是成对出现的,具有四同:即同时发生、存在、消失、同性质。(如果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绝不会是弹力或重力。)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不能抵消各自产生各自的效果,(F = m1a1, F ? = m2a2)不存在相互平衡问题。而平衡力可以抵消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物体处于静止、作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此定律总是成立的。

  (4)必须弄清:拔河、跳高或马拉车。

  如果拔河:甲队能占胜乙队是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受到的摩擦力,而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反作用力。同理跳高是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只所以能跳起来,是地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5)应指出的是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问题最易出错。

  牛顿定律的应用

  知识要点:

  二、牛顿定律的应用

  到此为止力学已讲完三章知识。应该知道: 第一章力, 是讲述了力的基本概念: 知道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矢量有大小、方向, 掌握了力的图示法,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了解到力的单位牛顿(N)的来历, 认识了力学中的三种力(G、N、f)的学生计算, 方向的确定, 力的合成分解的运算法则, 初步理解到力的作用效果。通过第二章, 物体的运动的学习, 掌握了直线运动中, 匀速直线运动, 特别是变速直线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从中理解并掌握速度、位移、加变速、间间这些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物理量。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详细阐明了运动和力(即运动状态变化和力)的关系。认识到物体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的运动的原因。因此三章知识的关系应是第一章, 力学的准备知识认识力, 第二章运动学, 只讲运动规律, 研究物体如何运动, 第三章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称之力动力学。本专题讲述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就是综合以上所学知识进行较全面地分析归纳, 简单的逻辑思维推理, 建立物理情景, 缕出解题思路, 运用数学知识列出方程求解, 借此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 初步掌握解决力学问题的第一条途径即: 两种类型三种运动方式。

  A两种类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Tag:高一物理高一物理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