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21:57:23] 来源:http://www.67xuexi.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50次
材料二 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包括中、美、英、法、俄等
在内的149个国家先后在条约上签字。该条约的签署对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核裁军,
防止核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
并宣布将其核战略的重点由进行核战争转为阻止核战争。其实质是要阻止其他国家
发展核武器。 ——改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正当伊朗、朝鲜核问题沸沸扬扬之际,英国《独立报》7月31日报道说,日本目前
已经储存45公斤钚,正在着手建立世界最大钚浓缩工厂之一。日本民主党副代表
小泽一郎20xx年年初说:“我们的核电站拥有足够的钚,因此我们生产3000至4000
枚核弹头属于可能。”同年5月,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声言,日本“和平
宪法”并不禁止发展核武器。 ——引自20xx年8月新华社消息
材料四 在日本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60周年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不要让日
本广岛和长崎的悲剧再次重演。他指出,核武器及核材料的扩散是人类在安全领域
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恐怖分子一旦拥有核武器,将给世界带来重大灾难。 ——摘
自联合国网20xx年8月4日新闻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及相关知识指出美国对待核武器问题的立场。
(3)当今世界,核危险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几本摧毁了广岛,并致使数十万人死亡;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败亡;大大提高了美国
的军事威慑力量,成为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资本之一。
(2)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和强权外交。
(3)美国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部分国家极力发展核武器;美国等国家
在核武器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
500年一遇日全食覆盖长江流域
[背景材料]据了解,将于20xx年7月22日发生的这次日全食是多年来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比较宽,长度达到一万多公里,宽度250公里,经过我国人口非常密集的长江流域。除了直接能观赏到全食的地区外,我国其他地区的公众均能看到日偏食。
日全食的形成是太阳、地球、月球运行轨道几何关系造成的现象,这次日全食的最大特点是覆盖人口将达到3亿,且整个日常带长达上万公里。
由于其最佳观测点集中在中国,因此被国际天文界誉为“中国日全食”。十一日,中国天文学家在此间指出,由于本次日全食主要经过中国和印度,因此必将成为史上观测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全食。“中国日全食”成为科学家谈论的焦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前任台长、研究员赵君亮表示,“本次日全食观测可以创造一项吉尼斯纪录,就是能观测到的人口最多。因为此次日全食恰好穿过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前所未有的。”
[课标链接]
1.中国的科学技术: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