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2017届高考历史热点(17套)

摘要: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
2017届高考历史热点(17套),标签: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3.一种新的制度的确立和巩固,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4.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必须实行改革,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积极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另一方面是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落后的中国再次成为被掠夺的重要目标。列强通过一系列侵略活动,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上有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制度,如严复、资产阶级维新派。 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有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总之,我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
启迪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我国的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一)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原因:①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主要原因:英国商品大量输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2)首先开始:英国的棉纺织之后扩展到冶金、采矿业
(3)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图)
(4)标志性发明(最重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图)
(5)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6)对社会面貌的影响: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创造了巨大生产力,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最著名的科学家:美国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2)代表性发明: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3)主要发明家及其成就:①爱迪生:美国的“发明大王”(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②卡尔.本茨:德国人,发明“内燃机”于1885年试制汽车——“汽车之父”;③莱特兄弟:美国人,1903年试制飞机成功;④马可尼:意大利人,发明无线电报;贝尔:电话 
(4)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
(5)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②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促进了运输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③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缩短人与人的距离,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6)给我们的启示:(得出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学习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1)起源国家:美国;(2)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3)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4)信息时代到来的标志:国际互联网的开通;(5)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6)基因工程中引人注目的是:克隆技术
(7)克隆技术的利弊、如何趋利避害: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和问题,需制定法律加强管理,并严禁克隆人。
(8)特点:①涌现了大量科学成果,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9)对生产方式的影响: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0)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11)对我国的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12)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使人们更便利、快捷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但中学生上网须有家长和老师的正确指导,对那些破坏中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网吧应坚决取缔。
(13)我国如何应对: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4)举例说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怎样兴利除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