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一语文周练

摘要:答:1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6分)答:11﹑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答: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四、(16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短语句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
高一语文周练,标签: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http://www.67xuexi.com
  答:

  1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6分)

  答:

  11﹑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答: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四、(16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短语句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4分)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在这个辽阔的土地上,有广大的沃野,有河流的众多,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有山脉的纵横,还有丰富的矿藏,有茂密的森林。

  答:

  14、将下面的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句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③小溪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15、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4分)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

  16、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4分)

  答:

  五、(24分,17—19每题3分,20题每小题各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A、草行露宿

  B、都督诸路军马

  C、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D、去今之墓而葬焉

  1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颜色不少变

  C、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1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巡船所物色

  A、死生,昼夜事也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D、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0、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5)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学习方法,高一学习计划高中学习 - 高一学习 -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