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

摘要:一、教学目标 (一)以本文为例,进一步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二)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践,理解课文解说的事理。 (三)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类跨进21世纪,对知识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使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力量。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适应知识经济社会要求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9年12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博士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学术报告节选。这类文章也是说明事理的,由于说明的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称之为社会事理说明文。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学生朗读,分析,归纳;教师小结。) 世纪之交,杨振宁博士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http://www.67xuexi.com

一、教学目标
  (一)以本文为例,进一步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
  (二)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践,理解课文解说的事理。
  (三)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类跨进21世纪,对知识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使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力量。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适应知识经济社会要求迫在眉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9年12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博士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学术报告节选。这类文章也是说明事理的,由于说明的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称之为社会事理说明文。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学生朗读,分析,归纳;教师小结。)
  世纪之交,杨振宁博士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2.理清文章结构。
  (根据内容归纳,学生将文章大的内部层次理清。)
  第一部分(1—9段)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事物的原因。
  第一层(1—2段)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二层(3—9段)分析说明出现许多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
  第二部分(10—17段)循因推测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发展及教育哲学上的差异,鼓励人们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第一层(10—13段)说明“科”和“技”的关系。
  第二层(14—17段)分析说明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
  3.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学生可就文中一方面谈感受,主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三)具体感知
  (分析理解文章第一部分)
  1.引用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话有什么作用?
  (说明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新发明、新事物必然会不断出现。第2段列举近两百年来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说明近两百年来新事物的出现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为下文分析原因张本。)
  2.第二层中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原因?
  (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总说:主要说明工业发展促进了生产力。
  设问——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引资料、列数字。
  分说:具体说明工业发展如何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其一,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着世界发展。
  其二,基本原理转化为工业的速度在这50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大大增加。
  总说:由分说部分的解说,推出结论。
  结论是:更新的事物将会层出不穷,一些今天不容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人类的生产力将会大大提高,自然科学将会更蓬勃地发展;科学、工业、经济的连锁发展会持续下去。
  3.由学生分析这一部分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举出半导体方面有名的“摩尔定律”解说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一事理。)
  (作诠释——将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关系解释清楚。)
  (列数字——用数据形象说明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之快。)
  4.请学生说说所知道的科技推动生产力的事例,说明“一些今天不容易梦想到的东西不久将变成事实”的结论。
  (学生讨论,陈述,教师点评。)
  (四)小结课文
  人类的知识大大增长,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工业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到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需要知识更甚于需要资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一(1)。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提高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杨振宁(事理说明文)
现象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原因科技————工业————经济
                    (互相关联)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杨振宁在《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中说明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来自www.67xuexi.com网!http://www.67xuexi.com

了人类的生产力,具体说就是科学带动了工业,工业带动了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推动着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整个世界不断发展。)
  (二)具体感知
  (分析理解文章第二部分)
  1.文中第10段提到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两位举世闻名的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说明“科”和“技”的关系。)
  2.“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些?作者似乎没有作简单的回答。二者又有什么关系?作者也没有明示,你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
  “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些,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这取决于国家的国情、教育的方式、创新体系的建设等因素。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3.鉴于我国迎接世界挑战的需要,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我们必须使教育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作者把中国和美国教育作了一个比较,那么中国的教育能不能鼓励创新呢?
  (学生阅读14—17段,完成以下表格,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
  4.美国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哲学相同点都能鼓励创新不同点适应对象及效果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学习方式跳跃式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己探索到很多东西。知识有漏洞,但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按部就班地训练。4、杨振宁认为中国式和美国式教育的差异是什么?

[1] [2]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