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 67学习网 - http://www.67xuexi.com !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摘要: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结果: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提出此路线;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结果: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⑶.原则: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变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问答题精选(十)1.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它对明清时期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特点: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标签: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67xuexi.com
   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结果:总路线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党和国家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提出此路线;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结果: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⑶.原则:  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变革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问答题精选(十)
1.简述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它对明清时期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特点:①封建经济达到顶峰: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明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部门和地区增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成因: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调整(更名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有利的社会环境(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影响:经济上,冲击自然经济,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加速城市化进程,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政治上,冲击封建统治,反映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思想文化上,反封建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和市民文学的兴起。

2、结合史实概括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前期)赋税制度和商业贸易活动的变化的特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赋税特点:①以人丁为主要标准变为以地产为标准;②征收实物变为征收银两。如:唐初的租庸调制和唐中期的两税法;明中期推行“一条鞭法”和清初实行“摊丁入亩”
商业特点:商业活动的时间和范围、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城市和运输均超过了隋唐时期。如:隋唐的商业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明清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贸易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商业化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增多;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消极影响: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③延缓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④使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不能发展。

3.(1)在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思想是什么?
(2)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
(3)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党是怎样体现“人民性与民主性”精神的?
(4)我国封建社会中,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5)简述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和法制建设成就。
(1)儒家:孔子倡导“仁”;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2分)道家:老子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庄子鄙视富贵利禄。(2分)
(2)结束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段共和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
法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大大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
(3)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进行企业的民主改革;建立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国家建立户籍制度,对农民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5)成就:①战国时期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不阿贵”。   ②秦朝建立后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③明太祖统治期间,制定了《大明律》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④明末明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4、(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与法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潮和对外政策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别?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中交往中,法国对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加以说明。
差别:政治上: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落后的封建专制大国;法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大国。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思潮方面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对外政策上: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法国对外积极推行殖民主义,争夺霸权。(8分)。
影响:法国与其他列强一道以多种形式侵略中国(如参加八国联军),(1分)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1分)如《人权宣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知识界传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一批批中国青年赴法留学;等等。(2分)

5.(1)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它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2)简要概括指出,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5分)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试简要地概括说明其主要表现。(6分)
(4)结合相关知识指出,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3分)
(1)背景: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为欧洲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或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革命斗争。等等(5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